1. 基本位置
腹腔深部:胰脏横卧于腹后壁(腹膜后位器官),紧贴脊柱前方,相当于第1-2腰椎水平,上缘约平脐上10厘米,下缘约平脐上5厘米。
相对关系:前方被胃覆盖,后方与下腔静脉、腹主动脉、左肾等大血管相邻,右侧被十二指肠环抱,左侧延伸至脾门附近。
2. 详细解剖位置
胰头:最宽大的部分,嵌入十二指肠的“C”形弯内,下方有向左后方的钩突结构,后方与胆总管、下腔静脉相邻。若胰头肿大可能压迫胆总管导致黄疸。
胰颈:连接胰头与胰体的狭窄部分,后方有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通过,是手术中切断的常用部位。
胰体:占大部分,横跨脊柱前方,后方与腹主动脉、左肾上腺相邻,上缘紧贴腹腔动脉和腹腔神经丛。
胰尾:最细窄部分,伸向左上方脾门,包绕于脾肾韧带内,是唯一可移动的部分。
3. 形态特征
外观:呈狭长扁平的灰红色或淡 腺体,长约12-20厘米,重约80-117克。
形状:常见“蝌蚪形”(40%)、“哑铃形”(30%)或“腊肠形”(20%)等,个体差异较大。
导管体系:主胰管贯穿全长,与胆总管汇合后开口于十二指肠;副胰管引流部分胰液至十二指肠小。
4. 功能与位置关联
脏位置深藏且毗邻复杂,与其双重功能密切相关:
外分泌功能:胰液通过胰管排入十二指肠,参与食物消化(尤其是脂肪、蛋白质)。
内分泌功能: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、胰高血糖素等,直接入血调节血糖。因其紧贴大血管,激素可快速进入循环。
5. 临床意义
疾病影响:胰脏位置深在,早期病变(如炎、癌)症状隐匿,常表现为上腹或背部疼痛,易被误诊为胃病。
手术风险:毗邻重要血管和器官(如门静脉、胆总管),手术难度高,易引发并发症。
胰脏位置示意图
面内容为简化图示,帮助领会其空间关系:
柱(L1-L2水平)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胃 (前方) │ 胰体 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十二指肠 (环抱) │ 胰头 → 钩突 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脾 (左侧) │ 胰尾 → 延伸至脾门 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方:下腔静脉、腹主动脉、左肾
小聪明:胰脏在中医曾被称为“散膏”,因古代解剖局限,其功能被归入“脾”的范畴。现代医学中,保护胰脏需避免高脂饮食、酗酒,控制三酸甘油酯水平,以降低炎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