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湿巾的执行标准 GB15979新国标解析:卫生湿巾能否用于面部清洁 卫生湿巾

B15979是中国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》的强制性民族标准,最新版本为2024年修订(GB 15979—2024),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。该标准主要规范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一次性卫生用品(如卫生巾、尿裤、卫生湿巾等)的原材料、生产经过及产品卫生要求,旨在保障消费者健壮。

strong>需要关注的是,该标准明确区分了不同卫生用品的用途。根据定义,GB15979涵盖的产品包括排泄物卫生用品(如厕用卫生纸)、妇女经期用品及其他卫生用品(如卫生湿巾),但明确排除了“厕所用纸”。由此可见,执行GB15979的卫生纸(如卷筒纸、大卷纸)设计初衷是厕所场景使用,其技术指标(如湿韧强度、微生物限值)与面部清洁需求存在本质差异。

二、卫生纸与面巾纸的技术差异:为何不可混用

原材料与生产工艺

  • 卫生纸(GB/T 20810):允许使用回用浆(即回收纤维),可能残留微量化学物质(如漂白剂、荧光增白剂),且生产环境要求低于面巾纸。
  • 面巾纸(GB/T 20808):必须使用原生纤维原料(如竹浆、木浆),禁止添加荧光增白剂,生产车间需通过卫生消毒认证,微生物限值更严格(细菌菌落总数≤200 CFU/g,卫生纸为≤600 CFU/g)。
  • 物理性能与安全性

    生纸的湿韧强度低(遇水易碎裂),这是为防止堵塞化粪池的设计要求,但用于擦脸时可能导致纸屑残留皮肤。而面巾纸需具备高湿韧性和柔软度,避免摩擦损伤皮肤。卫生纸的掉粉率(≤0.5%)虽符合标准,但残留粉尘可能刺激呼吸道或引发过敏,尤其对敏感人群。

    三、微生物风险:卫生纸擦脸的潜在健壮隐患

    微生物指标差异

    据GB15979的卫生要求,卫生纸的微生物限值显著宽松:

  • 细菌菌落总数:卫生纸≤600 CFU/g,面巾纸≤200 CFU/g;
  • 真菌与致病菌:卫生纸无真菌检测要求,面巾纸需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等特定微生物。
  • 临床风险分析

    期使用卫生纸擦脸,可能因菌落超标导致皮肤感染(如红斑、瘙痒)或口腔黏膜难题(如真菌性口炎)。2025年“3·15”晚会曾曝光部分小作坊生产的卫生纸使用劣质回用浆,生产环境毗邻厕所,导致产品微生物严重超标。实验表明,开封后的卫生纸暴露于潮湿环境时,菌落数可能呈指数级增长。

    四、新国标升级:GB15979-2024的关键变化

    024年修订的新版标准强化了卫生用品的全链条管控:

    . 禁用物质扩展:明确禁止使用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、激素类药物,湿巾类产品生产用水需达到纯化水标准。

    . 毒理学要求提升:新增眼刺激试验,要求婴儿用品“无刺激性”。

    . 检测技巧优化:增加空气采样器法监控生产环境,更新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技巧。

    strong>即使新标更严格,仍强调“专纸专用”。例如,卫生湿巾需同时符合GB15979和WS575标准,且仅限手、皮肤或黏膜使用,不可替代面巾纸。

    五、科学选择指南:怎样安全使用卫生用品

    选购建议

    . 认准产品标准号:擦脸选择标有“GB/T 20808”的面巾纸;厕用选择“GB/T 20810”的卫生纸。

    . 查看原料与等级:优选“原生木浆/竹浆”“优等品”的面巾纸,避免“回用浆”卫生纸。

    . 感官辨别

  • :优质面巾纸柔软细腻,无粉尘脱落;
  • :湿态下仍具韧性,不易破裂;
  • :无化学药剂或香味。
  • 使用与存储

    封后的纸巾需密封避潮,1个月内用完,避免细菌滋生。公共场所提供的擦手纸若标有GB15979,仅限手部清洁,不可用于面部。

    标准的意义在于“精准适配”

    B15979作为卫生用品的基准线,其价格在于区分不同产品的使用场景。卫生纸符合该标准,仅代表其满足厕所使用的安全底线,而非“万能擦拭”的通行证。随着新标实施,行业监管将更严格,但消费者仍需树立“专纸专用”觉悟——正如医学研究指出,面部皮肤的屏障功能脆弱,对微生物和化学残留的敏感性远高于其他部位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回用浆中特定污染物的慢性毒性,以及可降解材料在卫生用品中的应用潜力。

    小聪明:2024年新国标实施后,符合GB15979-2024的卫生纸包装需标注“厕所用纸”,面巾纸则标注“纸巾纸”,购买时注意辨识。

    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