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墙构造柱设置要求 建筑抗震新规,12墙24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标准详解 12墙构

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我们来关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——墙体设计。墙体不仅是建筑的骨架,其稳定性更是建筑安全的关键。特别是12墙和24墙的圈梁与构造柱的设置,有着严格的标准。随着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的实施,了解这些规范对于保证建筑质量至关重要。让我们一起进修,确保每一座建筑的安全与稳固。

在建筑结构设计中,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骨架,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,在墙体设计中,12墙和24墙的圈梁与构造柱的设置有着严格的规定。

当墙体的长度超过5米(或墙长超过层高的两倍)时,应在墙体的中部设置构造柱,如果墙体上存在洞口,构造柱应设置在洞口边缘,对于较大洞口的两侧以及无约束墙体的端部,也应设置构造柱,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采用直径为6毫米的钢筋,间距为500毫米,沿墙体全长贯通,这些规定主要依据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011-2010),该规范将于明天开始实施。

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’里面规定,当12墙的高度超过2.6米时,应设置圈梁;当墙长超过3米时,应设置构造柱,对于24墙,当其高度超过4米时,应设置圈梁;当墙长超过6米时,应设置构造柱,在砌体房屋的墙体规定部位,按照构造配筋,并按照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,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,简称构造柱。

小编认为‘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’里面,还规定了砌体墙布置圈梁的具体标准,当12墙的高度超过6米时,需要设置圈梁;墙的长度超过3米时,也需要设置构造柱,对于24墙,其高度超过4米时同样需要设置圈梁,而墙的长度超过6米时,则需要设置构造柱。

构造柱钢筋怎么设置?

构造柱的钢筋设置是确保其抗震性能的关键,下面内容是构造柱钢筋设置的规范:

1、设置规范:按照抗震规范要求,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,对于120(或100)厚墙,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,开洞宽度小于等于4米,若不满足时应加设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,对于180(或190)厚墙,当墙高小于等于4米时,开洞宽度小于等于5米,若不满足时应加设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。

2、一、二次结构构造柱设置规范:对于宽度大于300毫米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,与构造柱相邻部位砌体应砌成马牙槎,马牙槎应先退后进,每个马牙槎沿高度路线的尺寸不宜超过300毫米,凹凸尺寸宜为60毫米,砌筑时,砌体与构造柱间应沿墙高每500毫米设拉结钢筋,钢筋数量及伸入墙内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。

3、墙长超过5米时应设置构造柱,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,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,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。

4、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,7度时超过六层、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,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,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毫米,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,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,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,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米。

5、构造柱的钢筋配置通常采用4根三级或二级12毫米的钢筋,一级8毫米的间距200毫米的箍筋,这种配置能够确保构造柱在结构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,在填充墙的设计中,当墙长超过5米时,可以在墙体中增设构造柱,这样可以增强墙体的整体结构强度,进步其抗震性能。

构造柱设置的规范是怎样的?

构造柱的设置是确保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,下面内容是构造柱设置的规范:

1、墙长超过5米时应设置构造柱,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,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,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。

2、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20墙厚且不大于4米,柱宽度不小于100毫米。

3、非脱开方式:填充墙或墙长超过5米或大于2倍层高时,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,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。

4、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,纵横墙交接处,墙的转角处,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,为进步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,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、边缘部位,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,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。

5、对宽度大于300毫米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,与构造柱相邻部位砌体应砌成马牙槎,马牙槎应先退后进,每个马牙槎沿高度路线的尺寸不宜超过300毫米,凹凸尺寸宜为60毫米,砌筑时,砌体与构造柱间应沿墙高每500毫米设拉结钢筋,钢筋数量及伸入墙内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。

6、墙长大于5米时,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米的构造柱;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设置构造柱,墙体的门窗洞口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,抗震规范13:8度和9度时,长度大于5米的后砌隔墙,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,独立墙肢端部及大门洞边宜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。

构造柱与圈梁是否能同时设置?

在建筑结构设计中,构造柱与圈梁的设置是相互关联的,下面内容是关于构造柱与圈梁同时设置的规定:

1、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,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,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。

2、圈梁是砌体结构所特有的,不必与构造柱配合使用,它也可以在单独出现在砌体结构中,不过多数是与构造柱一起出现,砌体结构规范上规定: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不小于120毫米,宽度与墙厚相同。

3、构造柱的设置:位置选择:构造柱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,如楼梯间、门窗洞口等,这些部位是应力集中的区域,设置构造柱能够更好地承受应力,与圈梁结合:构造柱应与圈梁紧密连接,形成牢固的抗震体系,这样可以有效进步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抗震能力。

4、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:墙体的两端;较大洞口的两侧;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。

5、规范上没有不允许,如果圈梁与框架柱一起浇筑的话,其整体性更好,对于抗震更加有利,而实际操作之因此圈梁和框架柱分开,是由于只有主体结构完成后才可以砌筑、砌筑到圈梁高度后才可以浇筑圈梁,你现在圈梁与框架柱一起浇筑,对于以后的施工恐怕有所不便,但它们完全可以一起浇筑。

6、如果一层不需要此构造柱,可以在二层圈梁上栽;如果一层需要此构造柱,那是不可以的。

圈梁的设置规则跟构造要求,构造柱的设置规则跟构造要求是什么?

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是确保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,下面内容是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规则和构造要求:

圈梁的设置规则和构造要求

1、圈梁的构造要求应当严格遵循,圈梁应尽可能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,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,若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,应在洞口上方增设附加圈梁,以确保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附加圈梁与原有圈梁的搭接长度需满足规范要求,通常不应小于垂直间距的两倍,且最小长度为1米。

2、墙长超过5米时应设置构造柱,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,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,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。

3、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,并形成封闭状;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,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,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2倍,且不得小于1米。

4、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,圈梁应与屋架、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。

5、圈梁设置要求 对于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的房屋,可按本节规定在砌体墙中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。

构造柱的设置规则和构造要求

1、根据结构体系和受力要求设置: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、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,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,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。

2、墙长超过5米时应设置构造

版权声明